炎黄艺术馆
炎黄艺术馆是我国第一座民办公助的大型公益艺术馆,以展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办馆宗旨。艺术馆由著名艺术家、社会活动家黄胄先生倡导,在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海内外各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于19
2017/2/10 14:58:39
浏览次数:
炎黄艺术馆是我国第一座民办公助的大型公益艺术馆,以展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办馆宗旨。艺术馆由著名艺术家、社会活动家黄胄先生倡导,在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海内外各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于1986年开工筹建,1991年9月28日正式落成对外开放。
中国的美术馆事业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正在迎来一个“美术馆的时代”,在这种大好的文化氛围中如何去更好的为观众服务也是炎黄艺术馆今后的工作重心。炎黄艺术馆将继续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树立炎黄品牌,完善各项功能,真正使艺术馆成为一个知识传播的课堂,为推动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炎黄艺术馆创始人是新中国美术的开拓者——黄胄(1925-1997),20世纪中国重要的人物画家,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黄胄,河北蠡县人。青年时期,曾拜韩乐然、赵望云为师。抗日战争后两次去黄泛区写生,并在西安举办《黄泛区画展》,开始受到社会关注。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北军区从事美术工作。1955年调到军委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1975年任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并参与创建中国工艺美术馆。1980年创建中国画研究院并任常务副院长。1987年起,全身心地投入筹建炎黄艺术馆工作,1991年,炎黄艺术馆建成开馆,黄胄任理事长兼馆长主持日常工作,为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97年4月23日病逝于广州,享年72岁。
黄胄是不同于学院出身而又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画家,从1949年到1957年创作了大量反映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主题画。1957年,黄胄创作的《洪荒风雪》获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友谊联欢节金质奖章。20世纪60年代,黄胄进入艺术上的高峰时期,先后为人民大会堂等国家重要政务场所绘制大型水墨作品或以国礼赠送外国首脑。
炎黄艺术馆坐落于北京奥运核心区,距鸟巢及水立方等奥运场馆仅800米,整体占地面积28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3300平方米,内部设施先进、完备。艺术馆主体建筑地上二层半,地下一层半。内设展厅、多功能厅、画库、画室、艺术商店等。展厅九个,空间构成采用簇集组织,分合自如,最大限度采用自然光,又避免阳光对展品的直射,展柜内均采用冷光源灯、防火防盗、恒温恒湿、空调通风及背景音乐等设施,解决了艺术品与欣赏者的双重需要。多功能厅集展厅、会议厅、电教厅于一身,采光、音响设施齐全。画库结构坚固,拥有完善的恒温、恒湿、空调通风、防火防盗、防虫防微生物的设施。
炎黄艺术馆的设计工程由北京建筑设计院副总设计师刘力主持,建筑造型汲取了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采取非对称格局,屋顶采用门头沟茄皮紫色琉璃瓦,寓意“紫气东来”,檐口瓦当饰以“炎黄”二字图形纹样,外墙以北京西山民居常用的青石板贴面,基座正门侧壁均以芦沟桥的蘑菇石砌成。艺术馆的正门是总后勤部7312厂用废炮弹壳熔铸而成的大铜门,上镌有“说唱俑”、“唐三彩”、“簪花仕女”等古代艺术珍品的图案浮雕;小展厅和底层入口处的两堂铜门为台湾文化界企业界人士捐赠,图案是“吉祥双凤”与“和氏璧”。整个建筑集艺术性、民族性与现代性于一体,同时兼顾了“实用、坚固、美观”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