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中国网——著名画家岳海波美术馆
艺术 简介岳海波,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委员会委员。山东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协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中国美协纪念辛亥革命
2018/8/16 11:05:42
浏览次数:
艺术 简介
岳海波,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委员会委员。山东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协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中国美协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全国美展评委,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特展评委,中国美协首届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评委。2008年被评为“山东教学名师”;2010年被评为“山东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
喜风挠得人心乱-136x68cm-2014
共11件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中作品《桃园结义》获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作品《齐鲁名贤》、《仁者》获优秀奖;《雨后阳光》获“获奖推荐作品”,作品《牛郎织女图》获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作品《孔子》获全国第四届连环画评奖创作三等奖;《不抛弃不放弃》(合作)获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同时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等。
秋风秋雨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从此我的“文化”就没怎么“革命”。1973年我考上了山东五七艺术学校,我的“实用美术”(现在的专业名称应该是平面设计专业)老师梁敬泗先生在第一堂课上讲了这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哇赛!对于我们这一拨革文化命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似懂非懂、高深莫测的一句话,时隔三十多年我还记忆犹新。梁先生让我们准备上课的工具,圆规、鸭嘴笔之类,我觉得这些东西就是“利器”吧。后来我到中央美术学院胡伟先生主持的材料技法研究工作室做所谓的“高级访问学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胡先生在第一堂课上也讲了这句话,这话我现在是听明白了,但胡先生让我们准备的“利其器”,我就不明白了,什么“方解末”、“赤贝”、“大火黑”等等。
军民鱼水情
“器”是成为“道”的必然“工具”。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都是“重道轻器”,“道”是形而上的。庄子讲得“得鱼忘”,是说捉到鱼后,捉鱼用的就可以舍了,他还说“得意忘言”,语言是用来传达思想的,意思传达到了,语言就可以丢掉了。庄子的这些说法,我怎么想怎么觉得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庄子甚至说出了“道在尿溺”的话。“器”真的那么不重要吗?没有如何得鱼?没有“言”如何达意?“器”的作用不可小觑。当我们的祖先用毛茸茸的爪子抓住“器”时,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简陋的“石器”,成就了低级动物向高级动物的转化。“石器”打造了私有制,“青铜器”铸就了封建社会,瓦特的蒸汽机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动打磨了工具,工具塑造了人。从辩证法的观点来说, “道”与“器”是互为依存的。
魂迷秋水136-136CM-2014
文房中的“四宝”,也是“器”。它“宝”在成就了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不但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独具特色。多少年来,中国画“笔耕砚田”,已臻完美,与它相处的社会非常的融合。但社会发展太快了。
回眸136-136
一百万年前,我们是猴子,我们用了九十万年学会了“利其器”,又用了十万年学会了用火,五千年前,我们开始使用文字。可是近二百年又发生了什么?近二十年来又发生了什么?“日新月异”不足道,应该是“日日新”。
花开人独立-136x68cm-2014
一百年前我们只有中国画,五十年前我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彩、油画、版画等等。近二十年来,架上绘画日渐萎缩,我们又有了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囿于“文房四宝”的中国画,如何适应“日日新”的社会发展?如何适应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如何适应文化“地球村”的环境?是相当一部分中国画家面临的课题,材料技法的革命,无疑为中国画的发展拓宽了空间,起码它从中国画技法的“虚实”中又延伸出了“软硬”,就是从水墨、植物颜料、矿物颜料等软材料发展到金箔、赤贝等金属材料。
花开寂寞红97-95CM-2014
当然我敬佩和欣赏那些用“文房四宝”坚守“国粹”的人们,正所谓“多元”嘛。也许,不是也许,是就是,只有多元的中国画,才是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1(与李兆虬合作)《济南五·三惨案》200X280CM-2008
欲善多元之中国画,“必先利其器”。从工具、从绘画载体、从绘画材料上做做手脚,也许会变“四宝”为五宝、六宝、七宝……
2(与李兆虬合作)《济南五·三惨案》200X280CM-2008
社会在发展,鸟枪要换炮。
2013-08-08 10:39:46 来源: 艺术家提供作者:岳海波
【中国画名家岳海波美术馆作品欣赏与收藏热线】:400-062-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