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中国网——著名画家吴泽浩美术馆
【艺术简介】吴泽浩,号铁塔轩主,著名中国画家、书法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务顾问,国家民族画院顾问,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山东省人大书画院副院
2019/1/17 11:42:01
浏览次数:
【艺术简介】
吴泽浩,号铁塔轩主,著名中国画家、书法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务顾问,国家民族画院顾问,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山东省人大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济南市政协原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
1943年7月生于广东省汕头市,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业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教授。1968年到山东省从事美术辅导、创作、领导工作。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以及日本、美国、新加坡、法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举办个展和讲学。
【作品欣赏】
版纳风情
对于吴泽浩先生来说,2011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年近七旬的他应邀前往法国巴黎卢浮宫举办展览,向世人展示了他的艺术风采。七十岁左右往往是国画家创作的另一个黄金时期——既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学养,又有着较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正是可以在艺术天地里大展身手的好时候。已年届七十的吴泽浩先生也依然在书画艺术的世界里笔耕不辍,最近又有一批新作问世并结集成册,其中所收录的60多幅作品便是他近几年创作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示。品读这些作品,一股苍郁勃发之气扑面而来。
沧海静波拈花笑
吴泽浩先生的画路很宽,他的许多作品是人物、山水和花鸟的完美交融,体现了他高超的笔墨驾驭能力和艺术素养。无论是古代圣贤、文人和隐士,还是高山、松石和瀑布,或是梅、兰、竹、菊等等,都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一种特别的神韵,让人赏心悦目,不由得就会走进他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和他所描绘的物象进行交流,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春光明媚
虽然他描绘的是物象的本体,但他真正想表达的是自己的内心向往和自己想说的意象。如这批新作中的《醉酒钟馗》,作者以遒劲的笔法,把贲张的胡须、流淌的酒水用散锋笔潇洒扫出,面部和手以中锋笔勾勒刻绘,用笔刚毅而变化无穷,把钟馗似醉非醉,随时准备抓鬼除怪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人们喜欢看那种有着浩然正气的、能够降妖镇魔的钟馗式的人物,这也是吴泽浩先生经常创作的一个主题。
春雨牧归
《飞瀑雷霆》、《高山流水》等传统题材在他的笔下也充满生机,一改古人萧散清寂的风格。尤其是他所画的松树,挺拔遒劲,四面出枝,空间感和立体感很强,栩栩如生,能够想象到吴泽浩先生创作时的那一份痛快淋漓。
达摩面壁
这些作品把激情和力量注入到所表达的物象中,用笔看似轻松随意却是高度的提炼和概括,十分爽快、刚阳,把松树、瀑布、高山的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松树写其坚贞高洁,瀑布写其飞流畅快,高山写其巍峨雄伟,吴泽浩先生所描绘的这些物象和意象都是人们所熟悉所崇仰的,所以人们喜欢他这样的作品。
傣家风情
无论是观看吴泽浩先生作画,还是欣赏他的作品,让人感到他下笔是那样的轻松自然又充满激情,这既是他深厚修养和功力的体现,也和他多年来习惯于“外师造化”有关。虽然中国画的创作是形而上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但无论是“应物象形”还是“以形写神”都离不开客观物象,而不是凭空想象的,需要生活的体验和经历学养的积累。
老子出关紫气东来
作为一位长期担任美术界领导职务的老画家,吴泽浩始终认为,这些是艺术的源头,而不是支流。支流河道会愈来愈窄,水势会愈来愈小,迟早会干涸的。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到自然中去,深入到艺术的唯一源泉中去,才能使艺术道路愈走愈宽,才能求得中国画的精髓。
李白赏月
多年来,吴泽浩先生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河沃土,足迹遍及岭南塞北,东海西域。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两次重走红军长征路,创作出《长征路上》等反映时代的系列组画。两年前,他又与张登堂、康庄等艺术家共同发起的“海疆万里行”大型写生创作活动,以自然为课堂和画室,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和升华,创作出一大批题材广泛、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的精品佳作。
李白望庐山瀑布
传统的中国画多寄情于山水,以苍山秀水为描绘对象,表现时代和生活的比较少。在吴泽浩的作品中,既有表现传统的中国画题材的,也有表现轮船、塔吊、飞机等现代题材的,人物也不局限在穿长袍的古人中。他愿意描绘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内容。如《油田之晨》以书法用笔入画,写出芦苇、油井,用水墨濡染整体效果,把太阳将出未出时的油田之晨静谧的气氛烘托了出来,让人感到身临其境,颇具亲切感。
蟠桃献寿
《草原初雪》、《雪域新歌》等表现当代人物的画作,以中锋长线掌控全局,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与自然景物神形兼备,大气浑然。《挺进汶川》《争分夺秒》等2008年抗震救灾期间所创作的“亿万同心铸精神”组画,把直升机、挖掘机、铲车和解放军战士、义工、灾区人民等以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来表现,把抗震救灾时的众志成城,无私大爱生动描绘,使人受到深深的感染和强烈的震撼。
日照香炉生紫烟
出生于广东、毕业于广州美院的吴泽浩先生,至今在山东已工作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既能感受到岭南画派的润泽苍秀,同时,又能看到浩然正大的齐鲁文化所打上的深深烙印。吴先生十分注重以艺术的形式传承传统文化,他曾创作了“齐鲁圣贤”和“济南名士”系列作品,在业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松风清泉
2011年,吴泽浩先生在巴黎卢浮宫——世界最高艺术殿堂举办的个展中,他更是把表现传播齐鲁文化当做主题。其中,《孔子登泰山》和《泰山旭日》等作品引起了外国友人的关注和好评。在《孔子登泰山》中他描绘了人们熟知的孔子老年时期形象。泰山之巅,松风飒然,云雾缭绕,手捧书简的孔子极目远眺,目光深邃,先圣所体现的正大气象跃然纸上。
松下童子
吴泽浩先生将孔子和泰山放在一起,体现出了两个“大”——一是泰山惟我独尊之宏大,一是中国儒家思想创始人的伟大。两个“大”放在一起就是中国的大。登山图强调了松树,强调了朝霞,能使人感觉到一种向上的精神和胸怀,这些就是画家所追求表现的“正大气象”。《泰山旭日》表现了泰山的青松和云海,也是着重表现泰山、青松、云海的浩然之气。吴先生说:“这种题材对我们山东画家来说很普通,但在国际上是不普通的,它让国外的朋友知道我们山东有这样恢弘气势的山,这种坚贞不屈的松,除了了解我们的自然风景,对博大浑厚的齐鲁文化也有了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他用孔子和泰山为中国代言,为山东代言,同时,也把一个当代中国画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卢浮宫呈现传递给各国观众。
松荫品茗吟新诗
几十年来,吴泽浩一直坚持画地地道道的中国画,不为各种主义和时风所动。孔子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相信其绘画艺术已臻化境的吴泽浩先生能够以更加自由的创作姿态,继续书写他丰富而精彩的艺术人生。
【中国画名家吴泽浩美术馆作品欣赏与收藏热线】:400-062-6066 1805313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