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中国网——著名画家刘玉泉美术馆
【名家简介】刘玉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画院特聘画家,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
2019/2/14 14:55:29
浏览次数:
【名家简介】
刘玉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画院特聘画家,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国画院副院长。曾多次担任文化部全国社科项目评委,全国艺术基金项目评委,全国花鸟画展评委等。
【作品欣赏】
风动珠摇
传统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形态自六朝即已出现,唐代始独立成科。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本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
冠冕风华
从风格形态看,自六朝顾恺之、史道硕,经唐人薛稷、曹霸、韩幹、韦偃,至黄荃、徐熙分富贵、野逸两派,写意花鸟渐成气候,至此与工笔花鸟分庭抗礼。
露盈天韻
又经宋代院体画,至元明两朝,写意花鸟占据上风,出现如柯九思、倪瓒、吴镇、王冕、徐渭、陈淳、陈老莲这样的大师,至清,则有石涛、恽南田、八大、扬州八怪等另辟蹊径,成一代新风。
梅花
近现代花鸟画受西潮影响,融合中西,遂成新貌。典型如海派吴昌硕、虚谷、任伯年、蒲华等,岭南派如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等,另有齐白石、潘天寿等诸位大家,折中东西,融会古今,形成鲜明之个人面貌,其影响至今不绝。
奇芳一现百花倾
刘玉泉不仅是一位实践的探索者,也是花鸟画教学的教育者。他从事美院教学多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总结出很多真知灼见。他认为,中国花鸟画表现领域宽阔、题材广博、底蕴厚重、种类繁多,具有“一物一法”的特点,因此主张在传统画论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将“梅、兰、竹、菊、荷花、紫藤”的法度特性延伸到花卉植物上来,以此拓宽花鸟画学习和创作之路径。
雀悦蕉柔
在创作方法上,刘玉泉主张东西兼容,他认为中国工笔花鸟画已经从传统的折枝图式,进入到现代的全景式创作形态。色彩的应用也从主观的程式要求,转向兼容西画式的调子色彩的运用。构图则趋向于更加饱满和充实。意境上也应更加亲近自然。
岁寒丹姿
基于此,当代花鸟画创作需在坚持笔墨精神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线性“骨法”和赋彩晕染的类化理念,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这些主张和要求贯彻在刘玉泉的教学中,在此次展览的创作中也体现了出来。
天籁松风
参加此次展览的画家均为刘玉泉教授的研究生,经历过严格的学院训练,在绘画语言和笔墨技巧都有扎实的传统功夫。从风格形态上看,他们的创作既遵循传统的规范,又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个人的趣味和当代审美特点,其中一些画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风格。
天朗气清
栾艳华是刘玉泉教授的第一个研究生。她在花鸟画创作上擅于利用水的润泽和灵动性,在色墨之间把握法度,形成明丽雅逸的格调。
艳阳高照
在工笔花鸟的创作上,孟祥燕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方法,将传统工笔的谨细微妙与超现实的场景与构成相结合,从而拓宽了花鸟的意境,也改变了传统花鸟的观看方法,更贴近当代人的审美心理。与之相似,李辰的工笔花鸟创作也引入了超现实的艺术手法,但不同的是,他将工笔设色与水墨写意融合在一起,形成陌生化的场景。郭婷婷的花鸟画语言谨严,画面结构张弛有度,气势气韵开合有致,渲染层次变化丰富,有宋人院体画遗韵。杨长青的工笔花鸟汲取了古人的语言程式,但在色彩和构图上全然不同于传统,特别在敷色方面,以灵活多变的手法,为画面增添了现代气息。
【中国画名家刘玉泉美术馆作品欣赏与收藏热线】:400-062-6066 18053139470